铁轨上的“厕所革命”

铁轨上的“厕所革命”
来源:新民周刊   2022-08-11 15:09

阅读提示:对于日均到达、发送旅客超过340万人次的全国铁路客运大局来说,“厕所革命”确实是一桩涉及老百姓利益的大事。

记者|姜浩峰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及“厕所革命”,每一次都从提升旅游业品质入手谈问题。譬如2017年11月,习近平就旅游系统推进“厕所革命”工作取得的成效作出重要指示。他强调,两年多来,旅游系统坚持不懈推进“厕所革命”,体现了真抓实干、努力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态度和作风。旅游业是新兴产业,方兴未艾,要像抓“厕所革命”一样,不断加强各类软硬件建设,推动旅游业大发展。
铁路站车、城市轨交车站以及周边地区的厕所,眼下是什么情况?近年来发生了哪些变化?《新民周刊》记者通过走访调查发现,许多地方的厕所在“整容”后有惊喜,但仍有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改进。
 
智能化与“死角”并存
 
还记得吗?绿皮火车,包括1990年代开行的空调列车,那厕所是什么感觉?如果车速较慢的话,正在“方便”的旅客,完全可以这样打发时间——数着蹲便器下清晰可见的枕木,十、二十、三十……
后来手机普及了,时不时地有旅客一边“办公”、一边玩手机,“噗落拓”,那手机掉落到铁轨上,就悔之莫及了。
中国列车上最早普遍采用全封闭式集便器的,是2006年开行的进藏列车。当时铁路系统购买的青岛四方庞巴迪生产的全封闭车厢,有一个突出的设计理念——不污染青藏高原的环境。由此,无论是列车上旅客丢弃的垃圾,还是排泄物,都必须随列车出青藏高原。
当2007年开始,“和谐”号动车组上线后,从事车辆维修工作的铁路职工发现——列车底部再也不是脏臭不堪了。原本,无论是绿皮车、空调车,进库后,工作人员检修列车底部,经常看到未分解的粪便。有时候更换配件时,还不得不把沾着粪便的弹簧、电线之类拆下来。苦不堪言。
而“和谐”号动车组由于采用了和进藏列车类似的全封闭真空集便器,车底比较干净。
对于如厕旅客来说,由于动车组特别是新建高铁线路运行的车次对号入座不能超载,使得车上厕所环境大为改善。原本,一到春运高峰,旅客列车厕所里都能塞满无座旅客——只要回得了家,在厕所忍一宿都不嫌臭。一些长途旅客甚至穿着成人纸尿裤坐车——回趟老家,竟然赶上了宇航员的待遇。
在动车组大面积开行以后,选择铁路出行的旅客,在如厕方面有了较大改善。比如以往坐火车,由于采用直排式蹲便器,每到进入城市市区,特别是列车靠站时,就必须关闭厕所。一旦有人内急,也只得忍着。忍不住的,那就不言而喻了。而封闭式集便器的大规模采用,使得旅客全程都可以上厕所,岂不快哉?
但由此,铁路部门必须增加新的工种,比如真空集便器修理工。有媒体曾经报道过——广铁集团广州动车段的周建武近六年来,共检修动车组集便器近4000个。
还有吸污组。记者了解到一组数据——在上海铁路车辆工贸有限公司杭州迅安公司杭州动车服务部,每天夜里要对16列动车组进行吸污作业,按每列动车组15个集便器,算下来,吸污组一个人一天要为近40个集便器清理污物。
中国铁路总公司副总经理刘振芳前不久曾在一次高铁会议上透露,目前我国平均每天开行动车组的数量达到4000列。由此不难推测,类似杭州动车服务部这样承担检修集便器的部门,大约有300个左右。而全国从事此类动车组集便器检修工作的人员至少有1500人。
但单就铁路列车上的“厕所革命”来说,亦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据交通运输部发布的2016年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报告数据显示,铁路2016年全年完成旅客发送量28.14亿人,旅客周转量12579.29亿人公里。其中包括了相当一部分采用直排式厕所的传统旅客列车。若以每人每天排放半公斤粪便、一公斤半尿液计算,数量仍然惊人。直排式厕所,在铁路列车的“厕所革命”上,目前来说,确实是个死角。
当然,在旅客如厕体验上,无论动车组还是传统旅客列车,都能做得更好。
记者从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了解到,该公司日前研究制定了站车厕所保洁《岗位作业指导书》,推行保洁作业标准化、保洁频次具体化,要求车站候车室和动车组列车厕所每小时不少于1次保洁,客流高峰期每小时不少于2次保洁,动车组商务座车厢厕所每15分钟保洁1次;及时总结站车厕所保洁作业实践经验,优化作业流程,全面推广“收、掏、扫、刷、擦、整、摆、清、拖、验”十字作业法;研发专用清洁剂,配备纳米清洁棉、便携式干湿两用吸尘器、蒸汽除污机等先进保洁设备,全面提升保洁品质;建立客运、车辆、维保等多部门参与的厕所报修信息平台,保证厕所设备设施故障及时发现、及时排除。总而言之,真把厕所当一回事在做了。
2017年12月18日,上海虹桥站大客流区域厕所智能升级后投入使用,站在厕所门口的旅客们看着智能引导系统,就能对每个坑位的使用状态一目了然。这是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推进“厕所革命”、美化旅客出行环境取得的最新成果。
有人如此评价:“过去,很多人急匆匆地赶到厕所时,却不知哪几个被人占用,只能挨个去找,画面十分尴尬。如今在虹桥站,人们能够通过智能系统,直接进入有空位的厕所,便利度有了很大的提升。”
虹桥站当然具有标杆作用,但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所辖沪、苏、浙、皖各城市车站,也都在推进厕所改造。2017年,他们投入1330余万元对管内194个客运车站1228个旅客厕所进行改造升级,补强通风除臭系统,完善导向标志牌,美化内外环境,做到客运服务场所厕所干净整洁、无异味,设施齐全正常。对于日均到达、发送旅客超过340万人次的全国铁路客运大局来说,“厕所革命”确实是一桩涉及老百姓利益的大事。
 
城市轨交厕所仍需补强
 
比起铁路来,城市轨道交通算是比较新生的事物,但在厕所布局、整洁度等方面,仍有待补强。
由于轨交站点总体来说没有铁路车站规模大,目前并不是每个车站都设有厕所。《新民周刊》记者在上海走访发现,比如人民广场站1、2、8号线的所有站台,以及2号线中山公园站、江苏路站等的站台上,是设有厕所的,而大多数轨交站在刷卡进站后的区域,是没有厕所的。
2号线江苏路站站台上的厕所较小,虽有人员打扫,但异味还是比较明显的。而人民广场站,特别是1号线站台厕所,由于设施老旧,加之使用者实在太多,异味比较明显。
保洁人员表示,因为他们不是专职的厕所清扫员,还要处理站台的清洁卫生,几间厕所都只能保持平均半小时左右打扫一次,加之人民广场站设施相对老旧,使用率又比较高,部分使用者如厕习惯也不好,因此的确存在有异味的问题。
保洁人员告诉记者,即使女厕有3个蹲位、男厕有2个蹲位以及小便池,但还是经常会发生排队现象。人民广场站台厕所前,甚至有这样的还算温馨的提示:“为避免长时间等候,急需如厕的乘客可至本站1、9、12、16、17号出入口外的公共厕所。”
一般来说,上海轨交的工作人员能够做到人性化操作,比如乘客内急时,从特别通道或者工作人员通道进出车站,不用再次刷卡或者买票,乘客出站方便后重新进站上车。
记者日前在13号线长寿路站体验了一把出站后重新进站上车。工作人员口头指使记者从2号口出站,外面有厕所。从2号口出来后,绕了一大圈,才在一个小区门口见到厕所指示标识——前方50米。从出站到抵达厕所已是8分钟以后的事了。如果是老人、小孩或者跑肚拉稀的病人,恐怕不一定找得着厕所,即使找得到也未必8分钟能赶到。类似的情况在不少站点都存在。
比之老旧的设在站台上的厕所,以及一些没有地铁专门厕所的站点,一些新建地铁站的厕所设置就显得较为合理。
记者在12号线国际客运中心站看到,厕所尽管设在车站外,但就在检票口附近,从出站口或者特别通道进入,只需一两分钟就能赶到,且指示标牌明确。这样当然亦需工作人员首肯才能出站如厕再进站,但总体来说比较方便。
目前,对于地铁老旧厕所的改造,已经开始实施。从上海地铁方面传出的消息是,1、2、8号线人民广场站,10号线虹桥火车站站、天潼路站这5座车站内的厕所已经纳入集中整治项目,将尽可能多地增设女厕蹲位,力争从硬件上彻底解决厕所臭、冲水不畅、下水堵塞等情况。3、4、7号线10个车站厕所内部装修项目也已基本完成。3、4、7号线车站洗手间消毒与除菌消臭项目也开始实施,3、4、7号线车站洗手间进行每周1次的专业除菌消臭服务。并安排保洁人员加强对厕所的打扫频次,尽力减少厕所异味。
据悉,上海现有367座轨交车站,除1号线少数车站因不具备条件没设厕所外,其他车站都有一个厕所。1.0版本的传统卫生间面积、设施不尽理想,主要集中在1至5号线。之后卫生间设计开始被纳入新线建设范围。2007年至2015年开通的线路,每站都有一座2.0版厕所,但普遍面积小、厕位少,男女坑位数常出现2:3的最低配置。早晚高峰,不少厕所人满为患。尤其女厕门前大排长龙,坑位比还不够合理。此外,部分卫生间设有一个无障碍厕位,没有哺乳室和婴儿护理台,对特殊人群关怀不够。而类似记者体验时,在13号线长寿路站找不到地铁车站内厕所的情况,主要是指示牌不清晰,工作人员对本站厕所方位不是特别熟悉之故。
以刚刚通车的17号线为标志,上海地铁的3.0版厕所亮相,掀起了地铁“厕所革命”。上海地铁方面表示,到2020年前,将实现每站都配备新版厕所。
3.0版的地铁厕所,厕所位置改到以站台为主的站区内部,旅客无需出站就能方便。男女坑位比提高到1:2.5,至少保证男厕2个坑位3个小便斗、女厕5个坑位。对于环境控制方面,则要达到——卫生间每小时需换气20次,污水泵房每小时换气10次。另一个亮点是,增设独立的无障碍厕所,集纳儿童厕位、儿童洗手盆、婴儿护理板等新设施,方便特殊人群。再加上纸巾、洗手液、空气清新剂等小设施,3.0版卫生间已接近一些机场和酒店的水平。
据上海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介绍,卫生间升级面临两大难点:一是站台空间有限,起码占用六七十平方米。一般设在站台公共区一端、靠近车站管理用房集中区域一侧,和站厅层的员工厕所共用一套污水系统,节约空间和资源。二是地下通风不畅,异味一旦不能及时排出,便民设施会变成扰民问题。排风设计中,优化通风空调,提高换气次数,采用独立排风系统。建筑构造上,也充分考虑排风,取消卫生间的门,借鉴机场经验,采用敞开式设计,加入迂回通道,避免视线尴尬,大大提高了内外空气流通。总体来说,到2020年,上海地铁的“厕所革命”将基本完成。
 
本平台所发布信息的内容和准确性由提供消息的原单位或组织独立承担完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