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帮菜: 舌尖上的上海记忆

本帮菜: 舌尖上的上海记忆
来源:新民周刊   2018-11-30 13:47

阅读提示:上海话里所谓的“腔调”,就是酷,指的是在某方面很有水准。在任德峰眼里,本帮菜的腔调,就是上海城市文化的活化石。

记者|应琛
 
       说到美食,永远不缺争论话题。
就像是海派菜和本帮菜,谁才代表了正宗的上海味道,仍有不同的说法。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两者都发轫于上海,是带着上海这个地区与时代的印记,在上海孕育、成长和扩散的烹饪艺术。
 
海派菜与本帮菜
 
说起“海派”一词,最早缘起于清末民初上海的绘画和京剧艺术,专指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熔铸别派艺术的精华而趋于独树一帜。上海是西方文化输入中国的窗口和全国各地文化交流、荟萃之地,加上上海人对新事物的高度敏感,这些都为海派艺术的生长发育提供了条件。
可以说,“海派”成了改良创新的代名词。
上海市餐饮烹饪行业协会会长沈思明在接受《新民周刊》采访时表示,海派烹饪、海派美食的形成和发展,得益于上海的两次移民潮。第一次是鸦片战争之后的“五口通商”不平等条约的签订;第二次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改革开放。
1843年上海开埠,港口被迫打开。上海从农业性的城镇变成了国际化的大都市。华洋杂处,各地方的人汇集上海。
由于饮食最能寄托相思,饮食习惯又最难以改变,因此餐饮很快就打破了原来本地菜一家独大的格局,全国各地的地方菜开始抢滩上海。最初,他们都打着正宗的旗号招揽同乡人,所以都以帮派相号召,如广帮、川帮、苏帮等,从老板到厨师也基本上是当地人。但为了打开市场,赢取更多的消费者,各帮别被逼着去做了融合、改良和创新。到1949年,有人对上海餐饮界进行总结时,当时比较有影响力的就有十六个“帮别”。
其中,上海本帮菜的历史最为悠久。宋末元初,已有本地人开便饭店。明代,上海县城以北的苏州河边也有酒菜馆。清初,上海城隍庙、十六铺商业区有经营饭菜店、点心店、饭摊百余家。
上海开埠后,本地菜形成特色,到民国初年,沪上老城隍庙附近,方浜中路、人民路、南京东路、广西路、广东路等大小马路上本帮饭店达数百家。到了清朝光绪年间,一批菜馆开业,有荣顺馆(今上海老饭店,1875年)、一家春(1876年)、德兴馆(1883年)、老协兴(1900年)、同泰祥(1907年)。
当时的本帮菜以浦东川沙和高桥的农家菜为底子,高举浓油赤酱、醇厚鲜美的大旗。这与全国各地的本地方菜走的是一样的路:最初只为当地广大的普罗大众服务,撷其精华进入城区饭店菜谱。其初期特色一定是油多味重。进入市区,融入残酷的的竞争,所以在保持核心的特色之外,在原料的选择、烹饪的精致、口味的改良等方面都会与郊区的本地菜保持一定距离。
知名美食家沈宏非在《中国海派美食》的序言里就阐述这种融合的结果:上海菜的第一个百年,最终逐渐形成了一个面目并不十分清楚的、略显勉强的“以上海本地人的味道为基础,加上浙江、苏锡”的所谓“本帮菜”。
改革开放之后,上海菜迎来第二次大融合。沈宏非认为,到目前为止,其取得的一个最重要也是最意想不到的成果,是一向形迹可疑、身份暧昧的“上海菜”,自上海开埠以来第一次被坐实。
但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越来越多指名道姓要吃“上海本帮菜”的食客不断涌入,同时也涌现一批打着旗号专营“本帮菜”的馆子。
1995年,沪上知名的本帮菜馆有上海老饭店、德兴馆、老隆兴、一家春、老人和、同泰祥、吴淞饭店、迎春饭店等10余家。
上海老饭店总经理兼总厨,本帮菜第四代传人任德峰告诉《新民周刊》记者:“海派菜讨论了三十几年,一直没有定论。但本帮菜经过一定的融合后,不但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又具有传承性,可以说上海菜的根就在本帮菜。”
用任德峰的话来说,上海菜起源于本帮菜,本帮菜为上海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后面全是外来文化了。但本帮菜坚持的是上海的传统文化。”
 
妈妈的味道
 
2006年左右,为了上海餐饮的蓬勃发展,上海市餐饮烹饪行业协会对上海菜提出了:“传承延续、博采众长、贯通中西、创新发展”的十六字方针。沈思明说,也就是从那时起,有越来越多的餐饮企业开始加入到申请非遗的队伍中来。
2014年4月,一周一集的《舌尖上的中国2》与观众见面。对上海观众而言,粉墨登场的上海本帮菜无疑是第二集《心传》中的最大亮点。片中本帮菜“老法师”李伯荣一家的传承故事,更是用一种武侠片的表现手法进行展示,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出镜“舌尖”后,食客大老远跑去三林吃他儿孙烧的本帮菜。殊不知,李伯荣的根却在上海老饭店。
2015年12月9日,“舌尖上的上海”又新添了一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上海老饭店的“上海本帮菜肴传统烹饪技艺”正式获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授牌。这是上海餐饮界继功德林素食、上海古猗园南翔小笼馒头之后,又一个申报国家级“非遗”成功的项目。
由此,可以毫无疑问地说,上海老饭店是本帮菜的源头之一。
上海话里所谓的“腔调”,就是酷,指的是在某方面很有水准。在任德峰眼里,本帮菜的腔调,就是上海城市文化的活化石。
上海老饭店的副总经理龚大军则介绍说,评上国家级非遗,就是定义上海老饭店的本帮菜是上海人的味觉记忆,“来老饭店一吃饭,就能想起小时候妈妈或者外婆的味道。而这就是上海菜”。
“用句接地气的话来说,上海人做事既要有面子,又要有里子。本帮菜价格不贵,但是也能上得了台面。就像上海旗袍,能上街买菜,又能出席宴会。本帮菜也能用普通的鸡鸭鱼,烧出别人烧不出的味道,即使请客也不丢脸。”龚大军表示。
翻开上海老饭店的菜单,记者发现不同于其他饭店冷菜、热菜、汤之类的分类,老饭店是按照烹饪方式和菜品品种,将菜单分成了“沪味餐前菜”“经典上海菜”“蟹粉菜”“河湖海鲜菜”等。
任德峰告诉记者,上海老饭店“本帮菜肴传统烹饪技艺”集中体现了本帮菜在选材上四季分明,选料精细的特点。而制作时,本帮菜还特别讲究火候,以及强调原汁原味。“我们从来不用浓缩的材料包。高汤就是一只鸡慢慢熬出来的。”任德峰强调。
比如,虾籽大乌参是本帮传统菜中的头道大菜。据说“八一三”淞沪抗战期间,小东门外洋行街一批经营海味的商号生意清淡,大批乌参积压仓库,黑不溜秋的乌参像石头一样丢在马路上都没人要。本帮菜宗师杨和生获悉后,与徒弟李伯荣、蔡福生等一起悉心钻研,最终创制出一道上海风味的“虾籽大乌参”,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载誉上海滩。
这是一道经典的本帮功夫菜,其工艺过程涉及燎皮、涨发、油炸、红烧等诸多环节,如果任何一道工序没做好,都会影响最后成菜的质量。
尤其是涨发的过程十分繁琐,任德峰告诉记者,要经过明火烤焦、刮焦、凉水浸泡约15小时、洗干净再放水煮开并焖烧12个小时,之后重复煮开焖烧一次,再开膛去肠、再洗净,再加热两次,“涨发一个乌参一般要费时7天”。
涨发好的乌参先入油锅爆,再配以河虾籽、红高汤,产生鲜味……最后勾芡淋上滚热的葱油。上好的虾籽大乌参色泽乌光发亮,质感软糯中略带胶滑咬嚼感,抖动后有明显的飘移式浮动感。其味感是典型的上海浓厚酱香,而虾籽的醇厚鲜香起到了点化的作用。
而说到本帮菜,扣三丝终究是要提的,它是本帮菜中的高雅菜式,也是最考验刀工的一道。老饭店的经典扣三丝,一般切到牙签粗细。而后推出的每人每份的“迷你扣”,则是如棉纱线般粗细——据说45克的“小山”里藏着1999根吹弹欲断的丝!
再强调一点,老饭店的迷你扣三丝的工具是一只瓷器杯子,切成后的三丝塞入杯内,不能断、不能扭曲,上笼蒸透,再往透明的玻璃盆里一扣脱模,一座色泽分明的三丝宝塔矗立在盆子中央,浇上清汤,再飘两三叶豆苗嫩芽,先不吃,已经把人看呆了。
上海老饭店曾经到日本去交流,当时,龚大军就对在场日本厨师自信地表示,就算全程用摄像机录下来,还是学不会这道菜的。
“除了切丝,往杯子里扣的过程也很重要。一定要均衡地扣在模具里,六个面,一层层扣。因为眼睛看不见,全靠师傅的手感。若是不会弄的人,别说要保持形状不倒了,连脱模也很困难。”龚大军表示,要做好这道“迷你扣”,厨师起码要苦练6年,“像我们很熟练的师傅操作,在前期工作都准备好的情况下,也要20分钟”。
此外,还有“红烧河鳗”,要分别采用“大、中、小、文”四种火候,时间分别控制在5分钟、10分钟、10分钟和5分钟,最后再用大火收汁。
“经过火候的慢慢调理,红烧河鳗的汤汁就是自来芡,不必挂糊上浆,保持了食材原汁原味的特点,入口即化。”龚大军说,这就是上海人所谓的“烧菜”。
而另一道“青鱼秃废”则需要提前预订,因为每天只限量供应两份,需要活杀12条青鱼取其鱼肝。“处理过程中,不能有所偏差。弄破胆则苦,而处理不干净则腥。”任德峰说,这道菜也体现了上海人充分利用原材料,“化废为宝”的料理精神,“青鱼剩下的部分还可以做成熏鱼等其他菜肴”。
 
传统的才最具生命力
 
上海人把经常去的地方就叫“老地方”,而“荣顺馆”的老吃客就亲切地称它为“老饭店”。“现在老饭店的名字就是这样来的。”任德峰说,老百姓认可的企业才能生存长久,一直发展下去,“所以我们现在还是把老百姓放在很重要的位置。”
但上海的海纳百川也给本帮菜带去了一阵子烦恼,国内外的菜系相继在沪上争抢本帮菜风光,而近年来海派创新菜在年轻人中也逐渐流行。
“要开门迎客,饭店自然纠结过,到底要不要改良、要不要迎合大众口味。”任德峰坦言,老饭店曾经也招过广东、香港、四川的厨师,丰富菜品的内容。但后来经过发展,任德峰越来越发现,到老饭店来的客人,就是来吃传统的、正宗的本帮菜的。
而2010年世博会期间,世界选美小姐来老饭店吃饭的经历,更是让任德峰坚定了坚持传统这一点。
“当时我们做得都很成功,但有一件事情疏忽了,就是没有上面包。我们准备了面条,还有各式点心,但她们的生活主食是面包。虽然有所遗憾,但后来想想,这是西方人生活习惯的问题,很难改变。”任德峰说,所以本帮菜之所以评得上国家级非遗,也正是因为它代表了上海的味道,上海的文化,“不适应你的口味,不等于我的菜不好。你到这里来就是来享受上海本帮菜,享受历史的传承,这些才是老饭店能够长久生存的本钱。”
任德峰说,乡音难改,味蕾上的“上海方言”同样需要从小吃本帮菜的舌头来继承。这就是为什么目前上海老饭店里100多位厨师全都是土生土长的上海师傅,是对“红烧”情有独钟的天然拥趸。
但上海老饭店并不仅仅停留在“老”上做文章,老饭店也不断与时俱进,推陈出新。龚大军说,老饭店的两句口号是:不发展则等死,乱发展为找死;只有结合企业自身情况,在提升老饭店品牌中外知名度的基础上才能发展。因此,在老饭店的菜单上,还有专门的一章节叫做:“上海风味菜”,这就是经过改良的本帮菜。
“但我们不是适应潮流,而是适应社会。我们是在选材以及烹饪方式上有所创新。”任德峰强调。
当时评选非遗的时候,有人说老饭店生意那么好,不存在濒临灭绝的情况。但北京方面调研后给出的回复是很清楚的:“那是老饭店保护得好,这也是一种成绩。”
“传承有序,活态传承。”这是对老饭店“上海本帮菜肴传统烹饪技艺”的总结。任德峰说,要想学成这门技艺起码要花12年的时间,但老饭店在这方面做得不错,“我们老中青三代的厨师梯队非常完整,而且每个年龄段都已经有了领军人物。”
不过,龚大军也实话实说,本帮菜最大的一个缺陷,确实是没有人总结,“第一,传统师傅的文化程度不高。第二,确实也难总结,讲究‘轧苗头’。”
“例如,同样一道菜,标准是要放3克盐,半斤水。但如果火候一大,水分就少了,再放3克盐,那菜就可能咸了。这时就要靠师傅的舌尖来试味道。”因此本帮菜,甚至是中餐,很难像西餐那样有一定的标准化,“再加上,好的厨师还要观察食客的身体状态。他们的状态不同,手下的分量也要有所不同。”
但本帮菜也有自己的标准。如油爆虾,要求“外脆里嫩,进口甜收口咸”;拉糕,则有“三粘一不粘”的说法:粘筷子,粘盘子,粘嘴唇,不粘牙齿。
“但我们这个标准,没有办法像肯德基一样,几度油,油炸几分钟出锅。”龚大军说,“我们的材料还分大小,也分季节。不同气候下烧菜的方式也会有所不同。这都要靠师傅的经验的。”
“千姿百态上海菜,源头还在老饭店。”从1875年的两张半桌子,到上世纪30年代的两层楼面,再经过改革开放以后,老饭店扩建为上下5个楼面、10000平方米,如今的上海老饭店已成为上海菜的一面旗帜。它也是上海舌尖上的非遗最好的代表。
 
本平台所发布信息的内容和准确性由提供消息的原单位或组织独立承担完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