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随着电影的日渐娱乐化,当严肃作品屡遭票房打击之后,已经很少有国产影片试图正面展现抗战和反思历史。
数不清的经典抗战片
“九一八”之后,抗日救亡成为时代呼声,电影界也掀起“国防电影运动”。上海电影界从1931年到1937年,共摄制了50余部抗战电影。但是由于当时国民政府的对日妥协,租界当局有不准拍摄抗日影片的明令,电影公司受到很大政治压力,为了通过审查上映,这些电影都不能正面表现抗战,不得不采取隐喻性的故事来表达抗日主题,或者把抗战作为背景。但还是有几部直指日寇的影片让人热血沸腾,比如《十九路军抗日战史》(纪录片)、《共赴国难》(中国第一部抗战剧情片,蔡楚生1932年导演)、《小玩意》等。
1937年以后,中国进入全面抗战时期,电影作为现实社会的参照,有很长一段时间的创作主题也都围绕着民族抗战,既有聚焦主战场激烈战役的作品,也有关照乱世儿女生存的力作。在艰苦抗战的八年里,总共拍摄了100多部抗战影片,其中故事片21部,对揭露日寇罪行和鼓舞抗日士气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受到经费和环境制约,也为了让更广泛的人群能看懂电影,所以这个时期的抗战片一般都拍得比较粗浅。一些故事片采用了真人真事,比如《长空万里》、《八百战士》都取材于“八一三”淞沪会战,《胜利进行曲》取材《湘北大捷》,《气壮山河》则反映“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还有一部影片《东亚之光》,真实再现了一批日军俘虏的觉醒过程。
抗日战争结束后,也留下了一批堪称经典的抗战题材影片。1947年的《一江春水向东流》、《八千里路云和月》;50年代的《平原游击队》、《铁道游击队》、《鸡毛信》、《狼牙山五壮士》;60年代的《地道战》、《地雷战》、《小兵张嘎》、《洪湖赤卫队》、《三进山城》、《野火春风斗古城》;70年代的《红灯记》;80年代的《血战台儿庄》……曾在几代人成长过程中留下深刻印记。
不仅是内地电影界,在一水之隔的香港,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军侵华开始,到1941年沦陷之前,已经有不少敏于时事的电影人,用他们的摄影机奋起直呼。1936年,留美归来的香港导演关文清已经拍摄了粤语影片《抵抗》,呼吁国共结束内斗共抗外侮,激励国人团结起来共同御敌。之后两年他又陆续拍摄了《边防血泪》和《公敌》两部影片,是香港最早的“抗战三部曲”。
据统计显示,仅仅1937年,香港电影界就出现了25部以抗日救亡为题材的电影,包括《肉搏》、《焦土抗战》、《大义灭亲》、《儿女英雄》、《时代先锋》、《锦绣河山》、《铁血锄奸》等等,约占当年总产量85部电影的三成,内容以激励抗战为多。
1938年,华南电影界联合制作的《最后关头》,由香港数家电影公司合资出品,还破天荒地集合了沪港百位红星一同出演,开创了香港电影赈灾筹款义演的先河。上映后盛况空前,场场爆满。获得的版权费则尽数用于救国。主演之一的“华南影帝”吴楚帆曾在他的自传中写道:“观众如潮水从四方八面奔赴戏院,放映时间内四座掌声雷动,影片振奋人心,显已获得良好效果。”
1941年,香港沦陷。电影制作也相应停顿。但抗战胜利后,1946年,香港又拍了战后第一部抗战影片《芦花翻白燕子飞》。到了1949年前后,大批上海影人南下香港,国语片开始流行,一直到60年代,许多抗战文艺片也应运而生,比如著名导演朱石麟的《花姑娘》、《江湖儿女》;卜万苍的《女人与老虎》;易文导演,尤敏、葛兰、叶枫三大红星主演的《星星月亮太阳》;胡金铨导演的《大地儿女》;李翰祥导演的《扬子江风云》等等。
80年代初香港电影新浪潮时期,还曾有梁普智导演的《等待黎明》、徐克导演的《上海之夜》、许鞍华导演的《倾城之恋》等作品涉及抗战题材,由周润发、万梓良、叶倩文、张艾嘉、缪骞人等新一代香港明星重新演绎乱世儿女。
香港电影开全屏打鬼子风气
到了80年代后期,随着香港电影的更加娱乐化,抗战题材影片渐少,并多包装以其他类型片的外衣来吸引观众,例如张彻的《大上海1937》,结合了动作片;梅艳芳主演、改编自李碧华同名小说的《川岛芳子》,结合了爱情片;而1994年,钱文锜导演、王晶编剧、邱淑贞、叶玉卿主演的《香港沦陷》则开创了香港抗战题材与三级色情片结合的先河。这部《香港沦陷》是谈香港抗战影片时必定被提起的一部——尽管抗战在这部电影里已经沦为一个风月布景。
而曾经拍摄喜剧抗战片《上海之夜》的徐克,后来还拍过一部《财叔之横扫千军》,剧情夸张,堪称抗日雷剧的鼻祖。更极端的是香港导演牟敦芾,他拍摄的《黑太阳731》和续集《黑太阳南京大屠杀》,据说片中用到的尸体都是从医院搞来的真人遗体,解剖镜头直接呈现在大银幕上,大量刺激感官的噱头成为不少观众的童年阴影,但这种哗众取宠的做法确实奏效,影片在当年仍然十分卖座。
很难说近年来内地盛产的抗日雷剧是否受到当年香港影片的影响,也许当年在录像厅看港片的一代已经当上了编导,又或者二者只是在哗众取宠上达成了共识。总之,近年的电视荧屏上,像《人间正道是沧桑》、《闯关东》这样以抗战为背景、尊重史实、功力深厚的电视剧作品越来越鲜见,反而抗日神剧日渐泛滥,连横店都有了“抗日横店根据地”的别名。
说起来,抗日神剧的类型也是多种多样——有精通十八般武艺的武侠抗战片,有穿越古今的穿越抗战片,还有风月撩人的色情抗战片。技能也是神乎其神——有“手撕鬼子”的《抗日奇侠》,有遭轮奸后开挂射箭的《箭在弦上》,有石头炸飞机的《铁血使命》,有子弹会拐弯的《神枪》,还有裤裆藏雷的《一起打鬼子》,还有和尚尼姑齐上阵的《五台山抗日传奇之和尚连、女尼排》……有人用“四化”来总结抗日神剧的特点:战争游戏化,我军偶像化,友军懦夫化,日伪白痴化。
一窝蜂地乱抗战,显然是因为有利可图:“手撕鬼子”的《抗日奇侠》曾在多地成为收视冠军,一集价格超百万,利润可观。据说热门抗战剧的利润率,普遍能达到200%。“横店抗日根据地”也因此每年都要接待众多抗日剧组。最多的时候,一个横漂的群众演员能在不同剧组演鬼子死八次。还有一些在中国专职演抗日剧“鬼子”的日本人,有些常年驻扎在横店,当被问起在中国演鬼子日本亲友会如何看待时,对方的回答是:“回不去的咧。”
抗战剧基因突变,成了偶像剧、情感剧、武侠剧、谍战剧和战争剧的混血儿。2013年,针对部分抗战题材电视剧存在的过度娱乐化现象,广电总局开始着手进行整治。这期间,也出现过《民兵葛二蛋》、《红色》这样还能入目的抗战剧。但不可否认的是,仍然有许多抗战剧“神化”、“雷化”,死灰复燃。
然而,“打鬼子”一边满足了泄愤的民族情绪,另一边也伤害了真正抗战过的老兵的感情:实情是几个兵都很难打死一个日寇,电视剧里却是一个农民就能灭日寇一个连——叫当年参战过的老兵做何感想?而我们始终不能拿出一两部像《巴顿将军》、《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伦敦上空的鹰》这样的优秀战争片来告慰抗战老兵。
当抗战沦为外衣
在内地电影界,起码有许多第五代、第六代导演还是承袭了抗战元年以来的现实主义创作的。与抗战密切相关的作品,张军钊拍过《一个和八个》(1983年),张艺谋拍过《红高粱》(1987年)和《金陵十三钗》(2011年),张建亚拍过《三毛从军记》(1992年),姜文拍过《鬼子来了》(2000年),高群书拍过《东京审判》(2006年),陆川拍过《南京!南京!》(2009年),杨树鹏拍过《匹夫》(2012年),冯小刚拍过《一九四二》(2012年),冯小宁更是一连拍了《红河谷》(1999年)、《黄河绝恋》(1999年)和《紫日》(2001年)“抗日战争三部曲”,2005年还拍了抗战喜剧片《举起手来》。
有人说,如果中国电影缺席于抗战题材,或者没能在这个题材上达到日本电影的表现力,就等于是用新时代的小米加步枪对抗兵舰坦克飞机。不幸的是,随着电影的日渐娱乐化,当严肃作品屡遭票房打击之后,已经很少有国产影片试图正面展现抗战和反思历史。
最近几年,抗战重新回到充当背景的角色,比如尹力的《云水谣》,比如陈国富、高群书的《风声》,比如刚刚上映的中俄合拍片《战火中的芭蕾》和张婉婷即将公映的《三城记》……而想当年,且不说张艺谋高群书,吴宇森在美国也是拍过《风语者》的。如今,抗战披着或是爱情,或是谍战,或是灾难片的外衣,只是再也撑不起一个唯票房论的市场。另一方面,长期纠结于抗战是谁领导的,也使编导们不敢直面抗日主战场,变得躲躲闪闪,畏畏缩缩。
即将上映的《诱狼》、《百团大战》、《开罗宣言》、《穿越硝烟的歌声》四部影片是今年为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而作的献礼片——《诱狼》再现八路军如何击毙“名将之花”阿部规秀,《百团大战》直面八路军、新四军与日军在华北地区规模最大的战役,《开罗宣言》讲的是从1939年到1945年日本投降前前后后的故事,《穿越硝烟的歌声》通过著名音乐家贺绿汀创作《游击队歌》的经历表现文艺工作者在抗战时期的投笔从戎。它们能否取得突破,让我们拭目以待。
本平台所发布信息的内容和准确性由提供消息的原单位或组织独立承担完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