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
本周,上海在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中二度夺冠。这项测试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起,对全世界65个国家(地区)约51万中学生的数学、阅读和科学技能进行比较。
根据OECD对测试抽样的技术标准要求,上海共科学随机抽取了155所学校的6374名学生。其中,上海学生的数学平均成绩为613分,阅读平均成绩为570分,科学平均成绩为580分,86.8%的上海学生达到或超过OECD平均成绩494分,并再次呈现出上海义务教育校际差异小、均衡程度高的特点。但第一的背后是上海学生平均每周做作业时间为13.8小时,同样位列世界第一,比所有参与国家平均值高出近一倍。
PISA测试不为选优拔尖,其测试的结果不对学校和学生公布,仅是为各参与国提供国际比较的视角,了解本国的优势和不足,从而改进教育决策。
韩波:看到这个消息,第一反应是为上海骄傲。是的,这个成绩是用时间换来的,上海的中小学生在校外补课和作业时间上的付出有目共睹,学习压力也时常让家长感到心疼。然而,付出毕竟有所回报,PISA的意义在于提供了一次较大范围的比试,从一个维度给出了各个国家各座城市基础教育的相对位置。想起了一句俗话:没有功劳还有苦劳呢。上海的基础教育交出了一张令人欣慰的答卷吧。
不过,小朋友们觉得PISA好吃吗?如何把苦劳变成功劳,把令人欣慰变成令人欣喜呢?一俊遮百丑是不成的,取得第一之后的上海更需要直面基础教育种种不如人意之处,找出真问题,涵养新功夫,如果哪一天“作业时间”这一项能够大幅回落,而各项成绩依然独占鳌头,那才是真正值得庆贺的时候。
刘琳:有位中学老师对作为家长的我这么说过:“在国内读不好书,到国外也同样读不好。”这话,正和留学中介打着交道的家长们对此定不待见,因为他们把孩子在高中阶段甚至初中阶段打发去国外的理由就是:在中国读书太辛苦,中国的教育太烂,中国的高考制度埋汰了人才。
其实,送小孩子去国外有更好的理由,比如空气质量;如果一味推在中国教育体制上倒会显得有点没意思了。
首先,关于“辛苦”这件事。如果觉得在“市重点”辛苦,不妨进“区重点”,再不然进离家小区最近的中学,“辛苦”问题就迎刃而解。读书,其实和打游戏的辛苦程度是一样的,游戏要打到“大学”级别,不下点苦功夫能行吗?进一般的大学,一般的辛苦;进名牌大学,不一般的辛苦也就“师出有名”了;而且在这件事上,国外和国内是一样的,进名校都是要拼命的。
中国教育水平烂不烂,这次和上次的PISA考试给出了答案,玩的可都是别人的游戏规则,孩子们肚子里货色都是这里给教的。
如今高考改革的步子越迈越大,眼看着跟美帝越来越像了,最终会实现大众向往的“一考不再定终身”,那新制度会不会埋汰另一类人才呢?没有缺陷的制度是不存在的,关键是要公平。
总之,不做作业、不考试、没点精神压力的快乐教育,到哪里都是不存在的。
钱亦蕉:前两年就曾听说上海作为地区参与了一项“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并获得了第一,今年,上海的中学生又蝉联了这项评估测试的第一名,令国内外教育界刮目相看。
听说美国人都在研究所谓“上海教育模式”,当然如果他们知道上海的成功是靠题海战术和课外补习堆积而成,不知道是不是觉得难以接受呢?
就这个消息来说,让我想到了以下几点:第一,我们不用妄自菲薄,至少这个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的并且由老外主持的评估,桂冠总归是一种肯定。上海的基础教育不管方式方法是否喜大普奔,但效果明显不差。第二,教育并不是只有一种模式,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比如之前曾创造过三度蝉联冠军“PISA奇迹”的芬兰,他们的教育模式就与中国人完全不同,人家不考试,不施压,更接近于通常意义上的“素质教育”。第三,上海的基础教育有优势,不等于整个中国平均水平就达到这个标杆,因为我国各地教育资源不平衡如同医疗资源不平衡一样,路人皆知,所以推广到全国,还是有很长一段路要走。第四,虽然上海的基础教育占优势,但不等于高等教育也同样出类拔萃,我们通常都会听身边的亲友说起读初高中的孩子去美国、澳大利亚等地,只要英语过关,跟上课程甚至拿全A都不是问题。但中国的大学在世界范围的排名却有点寒碜,而通过大学四年的教育,我们的学生却与那些世界名校毕业的孩子出现了很大差距。
有人曾经贬低中国基础教育只教知识不教方法,创造性思维培养更加缺乏,以致大学科研难以出成绩,并以中国无人获得理科类诺贝尔奖为例。我并不赞同这样的说法,因为诺贝尔奖即使在欧美也是少数人的游戏,不能作为对普通教育的衡量标准。特别是,美国科研的成功有其资金的优势及政策的优惠,而且集中了各国的优秀人才。不过,如今拿PISA的评测结果来看,或许真的可以证明,中国教育主要的症结在高等教育上。
本平台所发布信息的内容和准确性由提供消息的原单位或组织独立承担完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