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中小学生“锐评”《哪吒之魔童闹海》

深圳中小学生“锐评”《哪吒之魔童闹海》
来源:新民周刊   2025-02-20 11:46

阅读提示:《哪吒之魔童闹海》成了春节档的爆款,吸引无数观众走进影院。在深圳的校园里,这部电影同样掀起了热议。深圳学子们以独特视角,化身 “影评人”,从剧情、角色、文化等多维度展开犀利点评,他们的观点新颖有趣。想知道这些年轻的声音如何解读吗?快来一探究竟。

细节控的狂欢,但故事才是王道!

作者:葛芮覃(荔园小学园岭校区 四1班) 


朋友们!《哪吒2》看了吗?我反正是第一时间冲进电影院,看完之后激动得差点把爆米花撒了一地!网上现在都在热烈讨论这部电影的细节,什么哪吒的新造型帅到掉渣啦,敖丙的鳞片闪瞎眼啦,太乙真人的川普说得比我还溜啦……这些细节确实很酷炫,但我觉得吧,比起这些“细枝末节”,更重要的是这部电影讲了一个好故事,而且和第一部衔接得特别自然,就像吃火锅,锅底好,涮啥都香!

《哪吒2》没有为了炫技而炫技,而是踏踏实实地讲了一个关于成长、责任和选择的故事。哪吒不再是那个只会喊“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叛逆熊孩子,他开始思考自己是谁,该做什么,这种成长让人感动。敖丙也一样,他背负着龙族的期望,内心挣扎,最终做出自己的选择。这些情节都很有代入感,让我想起自己平时和父母、朋友相处时的点点滴滴,感觉特别真实。

同时,《哪吒2》没有忘记第一部埋下的伏笔,比如哪吒和敖丙的友情,陈塘关百姓对哪吒的偏见,这些都在第二部里得到了延续和发展。就像看连续剧,上一集的悬念在这一集揭晓,让人看得特别过瘾!而且,电影还加入了一些新角色和新剧情,比如神秘的水妖和哪吒的身世之谜,这些新元素和原有的故事融合得很好,没有让人觉得突兀。

我觉得《哪吒2》的成功,就在于它把握住了“讲好故事”这个大方向。在这个基础上,再去追求细节的完美,比如精美的画面、炫酷的特效、搞笑的台词,这些细节就像锦上添花,让电影更加精彩。这就像我们学习,首先要掌握基础逻辑,然后再去钻研难题,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当然,我也理解大家为什么这么关注细节,毕竟谁不喜欢看帅哥美女、炫酷特效呢?但是,如果我们只关注细节,而忽略了故事本身,那就有点本末倒置了。就像吃火锅,光盯着锅里的菜看,却不尝尝味道,那多可惜啊!

总而言之,《哪吒2》是一部值得一看的国产动画电影,它不仅有精美的画面和炫酷的特效,更重要的是它讲了一个好故事,一个关于成长、责任和选择的故事。希望大家在欣赏细节的同时,也不要忘了感受故事的魅力!

最后,我想说,哪吒都能从熊孩子变成英雄,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加油吧,少年!


重生之我在现代当哪吒

《哪吒2》:肉身可塑,神性由我

作者:王嘉人(深圳明德实验学校香蜜小学部 五一班)


如果有来世,我想变成哪吒。

在大年初一那天,我坐在影院里,看着大银幕上哪吒活灵活现的混不吝的模样,我瞬间代入了——如果我是哪吒,就是开挂的人生啊!

手持乾坤圈,身披混天绫,脚踩风火轮,火尖枪随身。当4K粒子特效在IMAX银幕炸开,每秒2000万帧的水流运算丝滑呈现,我一身法器加持,自带BGM行走的国风科技达人,一出场就惊艳了四海:“哪吒我来也~!”

出生就赢在起跑线上,我爹地是霸道总裁——托塔天王李靖,我就是三太子;我师父是神界名师——太乙真人,助我练成三头六臂,天地舍我其谁?不好意思,我是满级VIP玩家,坐上莲花宝座,好莱坞诸神都得来上香。

当生了一个天选熊孩子,我娘可是没消停过,多亏她是个神仙级育儿专家。我在现代读小学,她每天都被老师叫去学校。我一会儿飞上天捅破云层,一会儿又潜入水下掀起大浪,那股子混不吝的劲儿,让娘头疼。但她了解我,我也了解她。这让我想起了现在的一些家长,整天为了孩子的学习焦头烂额,要是能像吒妈一样,说不定孩子们都能变成“学霸”呢!

原以为当太子的日子就是快乐地四处胡混,但是,一直“混”也并不会让我快乐。没有生活目标,我徒有一身洪荒之力也无处发泄。现代世界里每个人都各自奔忙,而我没有朋友,连牛和马都不搭理我。究竟怎样的生活能给我快乐?我必须走出家门,去寻找答案。

在现代世界里,离家的孩子为了生活,也不得不身兼多职。我开始骑着风火轮送外卖,拿着火尖枪在校门口当保安,身披混天绫参加时装周。凭着天赋技能,我干得又好又快。顾客在App上评价:“飞一般的感觉,你送的不是外卖,是速度与激情!”学生们纷纷为我点赞:“自从哪吒来学校站岗,苍蝇都不敢飞过一只!”秀场上,设计师们都夸我一身国风装扮是灵感缪斯。我用乾坤圈在小区里帮老奶奶遛狗,从吉娃娃到哮天犬都要跟着摇尾求遛。

我勤奋工作,也终于交到了朋友。很快,我在大城市中心区租了一套两室一厅,这样敖丙周末可以来一起聚聚,打个边炉。我俩在出租屋里开直播带货,我教大家如何用混天绫做瑜伽,如何用火尖枪烤串,敖丙则不必展示任何技能——他只需出现在镜头里耍酷,粉丝就尖叫。直播间人气爆棚,连外星人都在给我们刷火箭。

然而,命运这个编剧不会让我一帆风顺。即使是神二代哪吒,也得经历坎坷。天庭赐予我天劫,也赠予我妖兽;赠予我朋友,又赠我与他决斗。我能说什么?“天雷滚滚我好怕怕,劈得我浑身掉渣渣。突破天劫我笑哈哈,逆天改命我吹喇叭,嘀嗒嘀嗒滴滴嗒!”无惧强权,撕破天界,这不是叛逆,这是我青春期的正常表现好吗?

生活不只眼前的苟且,还有天庭的追杀。那天,我正踩着风火轮在高速公路上狂飙送外卖,突然天降噩耗,陈塘关的百姓危在旦夕。好家伙,这不是天劫来了吗?爹娘给我的爱与信任瞬间激发,我二话不说,拿起家伙事儿就上了。经过数番刀光剑影(光影渲染技术)、出神入化(动态捕捉技术)、皮肤蜕变(细节纹理技术)的激烈缠斗,每一帧都在燃烧经费之时,我意识到,唯有破局才有希望,一切陈规旧训在此刻变成了枷锁。我怒吼着,撕破了肉身,重获新生!

那一刻,我已不是我,肉身可塑,神性由我;那一刻,我仍是我,是涅槃之后扭转乾坤的我。没有什么是撕不破的,如果有,那就再撕一次。这种精神,不就是我们现在面临的科技挑战吗?没有核心技术,就像哪吒没有那些神器,只能干瞪眼。在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就是要像哪吒一样,敢于挑战,勇于创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世界的舞台上站稳脚跟,让中国的科技力量震撼世界!

总之,这是一部让人笑中带泪、泪中带笑的电影,如果非要让我给个评分,我会打9.5分,还有0.5分,那是给《哪吒3》留点上升空间嘛。


从哪吒与悟空看天庭荒诞,勇闯理想“新天”

作者:张玥琳(龙华高级中学教育集团观澜校区)


魔童哪吒大闹东海,涛头弄潮。激荡在我心头的三千海水久久不能平息。我不曾想到,最终的反派,竟来自至高无上的天庭。

(一)神仙即正义,妖魔即邪恶?

天庭这一意象在中国古代神话中象征着正道、权力、理想。可是我观看电影时却发现:

1.在无量仙翁踏平陈塘关并嫁祸于龙族的真相大白后,天兵天将却无动于衷,甚至弟子太乙真人也没有攻击无量仙翁,事已至此,却还是无力地以口相劝。

2.所谓的考核,更是毫无道理可言。破衣破碗、和谐相处的土拨鼠被抓;乐观积极、美丽大方的石矶娘娘被捕;申正道用心修炼,认真教学,却惨遭断臂;救父心切的申小豹中箭身亡……他们究竟做错了什么呢?

3.电影所呈现的那一场的大战如火如荼,打得不可开交,天庭怎么可能毫无察觉?既没有出手相助,也没有在最后给予无量仙翁应受的惩罚。

我不禁想到《西游记》中的天庭。在这两部作品中,天庭的存在都一样荒谬至极!

首先,佛界原是一方净土,《西游记》中,师徒四人到达西天藏书阁,阿傩、迦叶向四人索求财物,佛祖却默许了他们的行为。为求真经,他们只能献上紫金钵盂。在看《哪吒2》中,无量仙翁为了私欲,无节制地杀害无辜,炼成仙丹。天庭却和如来佛祖一样,无动于衷。无量仙翁弟子明知真相,却仍执迷不悟,是否是出于对权力富贵的渴望?这就是天神吗?岂不荒谬?

话说回来,什么是神与仙,什么是妖与魔呢?

当申正道受伤时,申小豹义无反顾地救父。鹿童却一味地向他射箭。是敖丙站了出来:“他不过是救父心切,何必痛下杀手?”包括申正道与申小豹,敖光与敖丙,李靖与哪吒之间深沉的父子情也令人动容。妖与魔一定都是坏的吗?神和仙明白的道理,妖与魔不明白吗?他们也有人性,也有恻隐之心。看《西游记》中的玉帝,只因奉仙郡郡侯不小心打翻了供桌,就让人间三年无雨,民不聊生。

电影中有句话,“什么神仙妖魔,不过是禁锢异族命运的枷锁”。这句台词反映出影片对传统观念的大胆质疑与挑战,打破了“神仙就是正义,妖魔就是邪恶”的刻板印象,指出“神仙”“妖魔”的定义往往是强者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对异族进行打压和控制的工具。

(二)反叛之心难坚守

《西游记》与《哪吒2》的相似之处,除了荒谬可笑、迂腐无情的天庭,更为明显的是都有传奇的反叛者!

哪吒与孙悟空,他们是一阵逆风,一片逆鳞,一根逆刺。他们的反叛精神历久弥新。那一种宁死不屈,那一份不可一世,那一抹潇洒傲然,存在于多少不得不向生活低头的人们心中。

但在一定程度上,我认为哪吒的反抗精神要更胜一筹。

孙悟空身为猴精,被压过五指山,被锁上过金箍咒,最终被封为斗战胜佛,去了咒。看似修成正果,实际上反抗精神早已被磨灭,变成天庭的工具,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摧眉折腰事权贵吧。

在电影中,哪吒是魔丸。在“考核”后,他放弃了成仙,说:“以前我一直在躲,在藏,直到无路可走,我才明白该如何面对这个世界。”“我命由我不由天,小爷成魔不成仙。”“小爷是魔,那又如何?”他真正做到了认识自己,正视自己,成为自己。“我与我周旋久,宁做我。”

(三)理想天庭永追寻

经过一番分析,我不得不感叹,天庭是这般模样,可多少人为来到天庭、为成佛成仙而付出了无限努力啊!

就好像申小豹,他的眼睛总是亮晶晶的,对世界充满好奇与期待,他渴望成仙。

可当他看见所谓的神与仙想杀他的父亲时,他在想什么呢?

他的世界崩塌了,他的眼睛不再有光,取而代之的是痛苦与绝望。他看清了世界的残酷,这难道不是我们的成长吗?一些童年的美好,在某一个瞬间支离破碎;对成长的渴望,在某一个刹那不复存在。

“申小豹的死亡,看似是一个悲剧,实则是一种必然。”

我们必须要与天真烂漫的童年告别。

但请不要与天真烂漫告别。

我们依旧要向往一个天庭,那个天庭代表着美好、希望与理想。我们不一定要到达天庭,但我们需要永远追逐天庭。

这里我想引用《窄门》中的一句话:“如果没有进步空间,无论多幸福,也不是我想要的状态。我想象的天堂之乐并非附丽于上帝的混沌状态,而是无限接近再接近的状态,永无止境。”如果没有这样的“天庭”,那我们便创造这样的“天庭”。

哪吒提携火尖枪,金星飞扬间,猛回头—看天地玄黄,宇宙洪荒,一切皆是开始的模样;再看混沌中那一抹曙光,以燎原之势慢溯宇宙,他睫毛震颤一何妨一闯!闯,闯自己,解构既定标签,挣去缠身羁绊;闯,闯世界,击碎伪善天庭,再创理想天地。这世界随他蓬勃的心跳踊跃着,星火狂欢中,刀尖划破天庭虚像,碎片乍破四裂,哪吒窥见了永恒。


踏出血路,扭转乾坤——看《哪吒2魔童闹海》

作者:徐炜轩(深圳市福田区实验教育集团侨香学校708班)


大年初一以来,《哪吒2》披荆斩棘,一路高歌猛进。截至2月13日,票房已突破100亿元。这可以称得上是一部现象级的国产动画电影,受到了国内外观众的广泛好评。那么,《哪吒2》为什么会受到如此的追捧?在我看来,《哪吒2》妙就妙在三个“破”字。

一是“破”了视效。《哪吒2》不再仅满足于东方建筑美学里传统的雕梁画栋、红墙金瓦。如果说前作《哪吒之魔童降世》用祖国山河的瑰丽为观众献上了一道味道和颜值都在线的“西红柿炒鸡蛋”,那么《哪吒2》则以压迫感拉满的暗黑写实风重构了东方神话宇宙,端上了一道外表黢黑却让人回味无穷的“臭豆腐”。东海龙宫不一定只是琉璃仙境,也可以是布满锈蚀兵甲的深海废墟。全片1900多个震撼人心的特效镜头,有将科技感与玄幻美学融为一体的四海龙王,有身体融入山石之中的石矶娘娘,有天元鼎内烈火焚烧的炼狱图景,也有“裂空爪”的科幻与诡谲,这些画面都将东方玄幻美学与现代工业美学融为一体,给予观众最为震撼的视觉体验。

二是“破”了人物塑造。哪吒的个人成长从《哪吒1》中压抑魔性、痛恨自己魔丸的身份而渴望成仙,到《哪吒2》已经不care自己仙不仙了,“小爷是魔,那又如何”,彻底接纳了自我身份;他的使命也从《哪吒1》中反抗天劫、“我命由我不由天”的自身救赎,到《哪吒2》中为了族群平等,反抗霸权,这个2.0版的使命超越了个人命运,足见他在道义上的成长。与此同时,敖丙身上族群使命与个人道义之间的挣扎和矛盾,也是人物塑造上的一大亮点。而申公豹形象的逆转,则体现了小人物在社会霸权统治之下的无奈与挣扎。这些人物塑造的升华,打破了个人英雄主义与神话色彩的桎梏,转而影射了现实中人们用公理打破霸权的集体精神。

三是“破”了剧情设计与精神内核。《哪吒2》超越了传统的光明与黑暗对决、正义与邪恶对决,而是揭开了霸权主义将自己包装成世界灯塔的遮羞布。这既是对反抗精神的艺术化诠释,也是对现实世界的投射。代表霸权的阐教将外族定义成妖魔,很好地映射了现实社会存在的种种偏见以及“贴标签”行为。而哪吒喊出的“小爷是魔,那又如何”“以前我一直在躲,在藏,直到无路可走,我才明白该如何面对这世界”既是对个人身份的接纳,也是誓要打破这旧秩序、旧规则,要撕掉自身标签的热血宣言。当最后一幕黑色与金色的洪流碰撞出血雾,金色不再代表正义,黑色不再代表邪恶,这就是“破”之所在。为什么《哪吒2》让我们热血沸腾?也许是慢慢长大的我们不得不向社会中的种种规则妥协,而哪吒对腐朽规则的呐喊,他的叛逆、反抗、不服,再次点燃了我们的少年意气,让我们有了改变世界、战胜霸权的勇气。

《哪吒2》之于中国动画电影的意义,不仅仅在于票房连创新高。当哪吒喊出“我想试试改变这个世界”时,银幕内外一片巧妙的呼应,他的呼喊,引起了观者的共鸣。这是哪吒打破旧规则的宣言,更是中国动画电影打破好莱坞霸权、走向世界的宣言。希望我们都能永葆那一份撕碎旧秩序、踢烂“仙班玉牌”、改变世界的少年意气。

正如“若前方无路,我便踏出一条路。若天理不容,我便逆转这乾坤” 。

本平台所发布信息的内容和准确性由提供消息的原单位或组织独立承担完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