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地铁的变化,正是上海形象的不断攀升,不断追求卓越的缩影。
在上海的改革开放历程中,地铁作为城市肌理中的筋骨脉络,始终支撑着这座国际大都市以“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的速度屹立潮头。城市交通似血脉,改变着上海人的生活方式,引领着城市文化的发展。从单线到“十”字到“十字加环”,再到从线交织成网,上海不断地将世界地铁城市的概念进行最新诠释。
地铁改变生活的开始
上海修建地铁的构想,其实从上世纪50年代就开始了。
被誉为“上海地铁之父”的原上海地铁1号线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建航生前曾经透露,当年苏联专家团团长伏·希马克夫和区域规划专家巴兰尼柯夫访沪期间,恰巧遇到1950年“二六”轰炸,于是向上海市城市规划研究委员会建议,上海应该修建地下铁道,平时可解决交通,战时可做人防掩蔽。
1953年,苏联城市规划专家穆欣与上海市政府当时负责市政交通的李干成秘密讨论了地下铁道规划。“两人在一间隐秘房子,用铅笔画出了横贯东西和纵穿南北的两条地铁线,这就是市领导对上海地铁线路最初的构想。它们即是上海地铁网络中,最骨干的一号线、二号线。”刘建航当时回忆。
自1960年上海成立隧道工程局后,最早的地铁建设摸索和试验在浦东塘桥进行,在一片农田上做了直径4.2米的盾构,推了100多米的隧道。而地铁隧道和地铁站试验,则选中了衡山公园,当时命名为60工程,完全属于保密工程。
当年曾有苏联专家评价,上海地质条件复杂,松软含水的地层犹如豆腐渣。在这样的条件下建造地铁,难度不亚于“在宇宙中找到一个撬动地球的支点”。但中国工程师不信这个邪,在技术上攻坚克难,证明了上海完全可以建造地铁,硬是创造出“豆腐里打洞”的奇迹。
由于客观因素的制约,上海人实现“地铁梦”的起步之年被拖到了1990年。那一年,上海首条地铁线路——地铁1号线全面开工。线路设计全长16.3公里,自锦江乐园站到上海火车站,共设车站13座。这条地下长龙贯穿上海最繁华的闹市中心和重要的交通枢纽,最高时速可达80公里,日运载设计能力约100万人次。这是上海市首批扩大利用外资方案中的五项城市基础设施之一。
1993年1月28日,一号线南段(徐家汇站—锦江乐园站)6.6公里率先试通车,作为观光段来试运营。许多市民并不知晓,为满足大家与地铁“第一次亲密接触”的迫切希望,地铁工程建设指挥部绞尽脑汁,愣是将工期赶出来。最初通车时,其实只有1条隧道满足1列车开行,谁都不知道另一侧隧道和接触网、信号、装饰等还在施工,半年后才全线竣工。至此,上海地铁实现了“零”的突破。5元一张的观光票在当时来说并不便宜,但依然成了上海市民的抢手货。
四个月后的5月28日,1号线南段双线开通并试运营,用一列车来回跑,单程12分钟,控制列车间隔采用的是最原始的电话电报闭塞。对于羡慕了北京天津地铁许久的上海市民来说,上海成为中国内地第三座拥有地铁的城市,这是“天大的喜事”。
上海市民陈维佳回忆,当时还是小学三年级的他和爸爸一起去参观首次开通试运行的地铁1号线,“当时家在淮海路,我们先坐公交到锦江乐园,然后一路乘到了徐家汇。我新鲜无比,问爸爸为什么车子可以在地下开,不用等红绿灯。爸爸说这是铺设在地下的轨道,就像火车埋在地里开,不会堵车也不用红绿灯”。
1995年4月10日,历时五年建设的上海地铁1号线(锦江乐园站—上海火车站站)全线通车试运营,大大缓解了沿线拥堵的交通,上海的城市交通也由此迈入了立体化的时代。1996年12月28日,1号线南延伸段(莘庄站—锦江乐园站)建成并试通车。1997年7月1日,1号线莘庄站至上海火车站站实现全线联通运营。
当年,面对两三元一张的地铁票,有不少市民还是选择了5角一张车票的公交车,在他们眼里,经常坐地铁的人们都是“土豪”。不过用不了多久,他们就体会到了地铁的快捷准时带来的好处,彼时他们可能尚未意识到,这种在地下跑的钢铁长龙,将来会与日常生活有多么紧密的联系,会让他们的居住环境和城市文化发生多么大的改变。
大开发大建设的时代印记
在1号线通车运营之时,上海地铁也同时在继续着新的地铁线路的建造。在新世纪来临的第一年,上海已经拥有了三条轨道交通线路。
1995年12月,上海轨道交通2号线中山公园站至龙阳路站正式开工建设,2000年6月11日正式通车,总长16.3公里。2000年12月27日,东延伸段(龙阳路站—张江高科站)2.8公里开通运营,总长增加至19.1公里。
1997年6月,利用老沪杭铁路内环线和淞沪铁路高架进行改造的上海轨道交通3号线开工建设。这是上海首条高架轨道交通线路,又称明珠线,于2000年12月26日一期工程试通车。
地铁伴随着上海的发展而发展,又为上海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
2号线一期改变了最初的规划,指向了正处于开发开放热潮中的浦东,在浦东开发开放10周年之际正式开通,成为连接浦江两岸首条地铁线路。彼时在浦东上班和居住的市民还颇感越江隧道和轮渡的费时不便,但2号线的开通一下子就激活了在浦东置业和就业的热情。在后续的东西向延伸中,2号线更连接了虹桥、浦东两大国际机场,极大地方便了上海东西向城市交通。
居住在莘庄的市民,可能对于地铁带来的这种“化学反应”感受是最早的。在1号线建设前,莘庄还是上海西南角的一个“无名小卒”,到上海市区远没有现在这么方便,甚至连本地的莘庄人籍贯里写的竟然是上海县。
莘庄的转折点毫无疑问就是莘庄地铁站。这个闵行区自掏腰包延伸一号线建设的车站直接开启了之后的莘庄奇迹,让莘庄从一个市郊普通小镇跃升为主城副中心。当时闵行区政府拿出了1.8亿元的建设资金,让1号线的终点站从最初规划的锦江乐园站延伸了3站到莘庄。这一步棋唤醒了这片沉睡的土地,让莘庄成为上海第一个拥有轨交的外环外板块,发展也领先了别人一大步。
地铁通车后的几年里,莘庄南广场建起一大批住宅,低廉的价格吸引到1号线沿线的一大批上班族来这里购房,莘庄站每天进出站的客流也急骤增长,1号线也成为上海轨道交通最繁忙、最重要的大动脉之一。发展至今,作为上海西南的门户,莘庄已经拥有了非常完善且成熟的基础配套,不仅衔接了上海市中心的繁荣,更承载了外环外的各项城市能级,是市区与郊区不容忽视的链接点。
1号线、2号线……再到11号线开通后,上海人昔日弃之如敝屣,被揶揄成“新加坡”的莘庄、嘉定、浦东,都摇身变成了香饽饽。其实,上海在地铁的辐射下加快发展步伐的又岂止这三块区域,只要是新的地铁规划线路一出,沿线的地产板块立刻就是装上了火箭的节奏,新老上海人都趋之若鹜。与此同时,地铁站的地下和地面,因为人流的骤增,也崛起了多个商业活动的中心。
2003年上海获得世博会的举办权,更让上海地铁的发展和城市面貌的改变插上了翅膀。当时明确2010年世博会前建成400公里运营里程目标,而全市既有里程还不足100公里。在这个目标下,上海地铁的建设和开通加快了节奏,一条条线路在地下延伸,一座座车站光鲜现身。2007年12月12日,国内首个轨道交通网络运营协调与应急指挥室在上海启用,标志着上海地铁运营从“线”到“网”的实质性转变。
2010年4月10日,上海轨道交通10号线成为上海的第11条建成运营的地铁线路。世博会开幕前,上海实现了420公里运营里程、282座车站数的目标,被世界地铁协会称为“世界城市地铁建设发展的奇迹”。 世博会期间,上海地铁网络客流达10.5亿人次,相当于上海市人口总数的52倍。其中,5条涉博地铁、12座涉博地铁站共运送6000万人次,世博园内的13号线累计运送约2000万人次。
不断追求卓越的上海缩影
世博会之后的上海地铁,依然没有放慢疾进的脚步。上海的地铁网络不断增加着广度和密度,线路运营图就像一条八爪鱼般在不断延伸。到2015年,上海全网运营线路总长达到617公里,成为了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
而到去年年底,随着14号线、18号线一期开通,上海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在全世界第一个突破800公里大关,达到了831公里,稳居全球第一,2021年全年客流量为35.70亿人次。目前,上海地铁运营线路已达20条,车站508座,其中换乘车站83座,网络规模继续领跑全球。
申城无处不地铁,上海已经是名副其实的“世界地铁城市”,地铁本身,成为大上海白天与黑夜生活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在高峰期,设计每节车厢320人容量的上海地铁往往会挤进400多人。经过测算,每一平方米挤进11个人是上海地铁最拥挤的状态。
对于这个拥有近2500万常住人口的超级大都市来说,地铁连接的就是家与家、工作与生活。地铁生活零碎但丰富多彩,每天平均900多万人参与的上海地铁,每天都在演绎着时间和空间的故事,见证着城市文化与文明的变迁。
常年乘坐上海地铁的人们还记得,当年的地铁“低头族”在车厢里看的不是手机,是报纸。曾经的2号线车厢,人手一张《i时代报》。这份自2003年进入上海地铁各个车站定向发行的免费地铁报,曾是上海地铁上班族的必备读物。有人回忆:“一到发报纸的站头,就等在离报纸发放点最近的车门口,等门一开就冲出去拿一份地铁报,再冲回来上车,一点不耽误。”
时过境迁,智能手机取代了报纸。2020年12月1日起新修订的《上海市轨道交通乘客守则》实施,其中新增了针对手机等电子设备声音外放的禁止条款。看手机勿扰人,其实早已成为上海地铁乘客的共识。这样的车厢文明,还体现更多方面,比如车厢里禁止饮食。市民李子就记得,她初来上海时,因为加班晚了就买了一个面包在地铁上吃,结果一个阿姨站在她前头提醒她:“地铁上不能吃东西,你不知道吗?”这一幕令她记忆犹新。
车厢的文明是一方面,地铁建筑、地铁车辆、地铁设施也扮演着城市形象现代地标的重要角色,向外界传递着城市的独特文化韵味和色彩。上海的很多地铁站都设计得别具一格,装饰各异,甚至成为了网红打卡点。就拿地铁14号线和18号线沿线地铁站内的设计来说,几乎每一个站点都通过建筑设计传递了其所在地区的文化特征。比如位于杨浦滨江的18号线丹阳路地铁站内像是一座纪念馆,诉说着老工业区的百年沧桑与蜕变;陆家嘴地铁站内,“金色的波涛”在一条数十米长的屏幕墙“翻滚”,如同浦东勇立潮头的姿态;14号线豫园站的‘上海脉搏’设计,以母亲河黄浦江为底本,通过现代艺术的抽象和设计,给人美不胜收的视觉愉悦,完全打破了一般地铁空间的沉闷和单调乏味。
上海地铁的科技文明,也一直走在前列。早在多年前,上海地铁内就有了免费的WIFI信号,而随着14号线和18号线一期北段开通运营,全线已经实现了5G网络覆盖。这几年来,“智慧”成为上海轨道交通建设的重要抓手,14号线是上海第一条8编组全自动运行线路,目前上海地铁已拥有5条全自动驾驶地铁线路,分别为10、14、15、18号线、浦江线,总里程167公里,首次跃升世界第一。在15号线的智能站台上,乘客不仅在车头能看景、车厢内能充电,还能在站台显示屏下方看到即将到站列车每节车厢的拥挤度,既便于乘客避开人多的车厢,也有利于地铁运行中均衡客流。
地铁的变化,正是上海形象的不断攀升,不断追求卓越的缩影。(记者 刘朝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