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士断腕:大中华橡胶厂的搬迁

壮士断腕:大中华橡胶厂的搬迁
来源:新民周刊   2018-11-14 14:00

阅读提示:

王泠一(上海,学者)


当我们徜徉在徐家汇公园的诗意环境时,有谁还记得这里曾经是中国民族橡胶制造业的摇篮?当我们在缅怀改革开放关键年轮的波澜壮阔时,有谁还记得这里曾经的主人翁——大中华橡胶厂员工们当年“舍小家为大家”的牺牲?我记得!

我之所以记得,或者叫曾经难以忘怀、现在是祭奠那远去的波澜,是因为从课堂到实践、从实地交往到决策咨询,我都曾经是她最后的守望者。我第一次知道大中华橡胶厂,是在复旦大学历史系的本科课堂上。那是1986年下半年,陈绛教授给我们讲中国近代史。住在徐汇区五原路的陈教授,后来成为了我的博士导师。当时我就知道,他是享有国际学术声誉的中国近代经济史权威,十里洋场以及每个代表性民族资本家的宏观、微观史料,掌握得无人能出其右。因此,课堂上他虽然平和但能颠覆传说。

比如传说旧中国啥都不能生产,一个铁钉、一盒火柴和一包水泥都无法制造。陈绛教授却告诉我们:徐家汇的大中华橡胶厂由旅日侨商余芝卿出资8万银元,和薛福基、吴哲生于1926年共同筹建。该厂采用的双钱商标,于1927年10月注册获准;此时有职工83人,10月30日投产,日产套鞋近1000双。这一年,就赢利20万元——以银元计价、一枚银元当时能买两头耕牛!1934年10月则制造出我国第一条汽车轮胎;次年开始批量生产,投放市场,成为中国轮胎工业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也就是说,第一双套鞋(雨鞋)和第一条轮胎,都诞生在徐家汇。

我一下子觉得徐家汇好了不起,原来徐光启及其邻居的后代们都是实干兴邦的呀!

1991年,我随父母迁居天钥桥路口的科汇公寓。在五楼的家里就能从窗户看到这大中华橡胶厂,就老想进去看看。第二年机会来了,市社联安排我去给厂领导们讲邓小平理论。记得厂领导很自豪地告诉我:“1982年起,厂子引进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检测设备,94%的产品从设计、制造到检测均采用国际先进标准。1981年就获得美国注册登记,在同行业中首家取得进入美国市场的资格。”

后来,厂领导把团委书记介绍给我。我又促成了社科院团委和橡胶厂团委的联谊。我和他们的友谊维持了八年,但是到了上世纪末,我不怎么敢去大中华橡胶厂做客了,因为搬迁的事情进入议程。

那时,我倒是市政府和区政府的常客,参与或主持城市发展、转型课题研究。且我知道市政府以及徐汇区委、区政府的决心很大。为了环境,为了更合理地引导地面交通压力,为了徐家汇居民的生活环境改善——包括降尘、降噪声,以及大中华本身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必须重新打造区域空间,必须搬迁。我自然在市政府、区政府专门会议上提出了员工安置和补偿问题。我知道这些刚刚置业和初为父母的徐家汇居民、大中华职工,要去很远的老闵行新建基地了。我当时因年轻,还只考虑交通、房屋等补贴以及新建基地的浴室、电影院等福利,没能考虑到幼儿园、小学等家庭发展切身要素。但当时的我已经深刻理解了“改革就是第二次革命”的小平名言,还有什么叫“壮士断腕”;以及共产党员带头“舍小家为大家”!

当时,人们对大中华橡胶厂依依不舍,有的职工几代人一家几口都在该厂工作,关停之后许多职工在大门口拍照留念……那一天,也终于来了。那天,大家一起喊“三、二、一”,然后时任上海市领导亲手按下爆破按钮……之后,我陪泪流满面的兄弟们在对面的衡山电影院,看了场前南斯拉夫的著名电影《桥》。电影叙述二战中的悲壮故事。为了在战役中有效抗击德国法西斯,抵抗力量找到了战略桥梁的设计工程师。为了祖国、为了家乡,后来工程师拿起了卡宾枪,一边掩护战友,一边安装炸药——只有他知道桥的核心爆破点在哪,否则无法炸毁;但他拒绝撤退,选择同归于尽。

后来,我就再也没有请谁看过电影;十九年了,也不知道兄弟们过得还好吧!

本平台所发布信息的内容和准确性由提供消息的原单位或组织独立承担完全责任。